百度网盘链接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gsbgvbghfhgt6vbp8hgw
迅雷网盘链接:https://pan.xunlei.com/59864p8hgw
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王昭君七夕乞巧,以及王昭君昭君《拂玉鞍》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。
本文目录
一、昭君拂玉鞍,上马啼红颊。出自哪里
1、
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一上玉关道,天涯去不归。汉月还从东海出,明妃西嫁无来日。燕支长寒雪作花,蛾眉憔悴没胡沙。生乏黄金枉图画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
2、汉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一上玉关道,天涯去不归。汉月还从东海出,明妃西嫁无来日。燕支长寒雪作花,蛾眉憔悴没胡沙。生乏黄金枉图画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
3、昭君拂玉鞍,上马啼红颊。今日汉宫人,明朝胡地妾。
4、汉家秦地上空的明月,飘光流影照耀着明妃王昭君。
5、一日出嫁,登上玉关道,天涯一去不复归。
6、汉月还可以从东海升起,明妃西嫁,没有回归之日。
7、燕支山天地冻寒,好将雪花当作鲜花,蛾眉憔悴埋没胡沙之中。
8、就因为生前没有黄金,以至被画工画成为丑八怪,只有死后埋葬沙漠的青冢,使人悲叹。
9、王昭君拍拂着玉鞍,上马后啼哭污染面颊红装。
10、今日汉朝宫人,明天就成为胡人的妻妾。
11、⑴这两首诗为“相和歌辞”。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“街陌谣讴”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。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、娱乐等场合演奏,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、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。“相和歌”之名最早记载见于《晋书·乐志》:“相和,汉旧歌也。丝竹更相和,执节者歌。”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,并由此而得名。
12、⑵秦地:指原秦国所辖的地域。此处指长安。
13、⑶明妃:汉元帝宫人王嫱,字昭君,晋代避司马昭(文帝)讳,改称明君,后人又称之为明妃。
14、⑷玉关:即玉门关。玉门关:汉武帝置。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。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。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。唐王维有“春风不度玉门关”(《送元二使安西》)。
15、⑸燕支:指燕支山,汉初以前曾为匈奴所据。山上生长一种燕支草,匈奴女子用来化妆,故名。
16、⑹蛾眉:细长而弯的眉毛,多指美女。胡沙: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。
17、⑺枉图画: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,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。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,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,希望把自己画美,被皇上选中。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,不愿行贿,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。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,无缘面君。
18、⑻青冢:即昭君墓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。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,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,所以叫“青冢”。
二、李白的诗《王昭君》解释
汉月还从东海出,明妃西嫁无来日。
燕支长寒雪作花,娥眉憔悴没胡沙。
生乏黄金枉画图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
解释:(一)汉代长安附近的月亮,月光照着昭君。一旦走上去玉门的道路,从此去向天涯就再也不会归来。汉代的月亮还是从东海出来,可昭君嫁到西方没有回来的日子。长年严寒的燕支山只有雪当作花,美丽的昭君憔悴了,湮没在胡地的风沙中。活着时她没有黄金送人,致使画师将她画丑。死后留下了青冢使人叹息。
2、昭君拂净了马鞍,流着眼泪上马向西而去.今天还是汉朝的宫里人,明天就是匈奴单于的妻妾了。
文章到此结束,如果本次分享的王昭君七夕乞巧和王昭君昭君《拂玉鞍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,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