剧本秋瑾传是谁写得
1、《秋瑾传》(原名《自由魂》)作者:夏衍 剧情:清末,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签订后,秋瑾随丈夫王子芳进京上任。她沿途目睹受八国联军践踏的凄凉景象 ,心情极为沉重。王子芳混迹于清王府内,与一班宦家子弟觥筹交错,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。
2、夏衍(1900—1996),原名沈乃熙,字端先,原籍浙江杭州。1919年赴日本留学。1929年与郑伯奇等人组织艺术剧社。1930年任“左联”执行委员。1932年开始进入电影界,担任明星公司编辑顾问。
3、年后,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、电影组组长,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、领导者。创作有电影剧本《狂流》、《春蚕》,话剧《秋瑾传》、《上海屋檐下》及报告文学《包身工》,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。
4、话剧《秋瑾传》、《上海屋檐下》、《法西斯细菌》、《芳草天涯》、《赛金花》、《心防》、《一年间》、《愁城记》、《水乡吟》《离离草》报告文学《包身工》.改编创作《祝福》、《林家铺子》等电影剧本,著有《写电影剧本的几个理论问题》等理论专著。
辛亥先锋秋瑾剧情梗概
面对困境,秋瑾的朋友们力劝她离开绍兴,但她以献身革命为己任,写下绝命词,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困难。被捕三十五小时后,秋瑾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,她的事迹激励着后人,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,她的精神永载史册。
秋瑾的主要事迹概括是1904年,秋瑾积极参与活动,演说革命和女权,开展妇女运动团队,结秘密会创白话报,为民主革命与妇女解放起到先锋作用。1905年,秋瑾负责浙江革命发展,为中国同盟会在浙省革命宣传展开道路。1907年秋瑾创办中国女报,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产生较大社会影响。
秋瑾幼年随兄读书家塾,好文史,能诗词,15岁时跟表兄学会骑马击剑。1896年,秋瑾与王廷钧结婚。王廷钧纳资为户部主事,秋瑾随王赴京。不久,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,又回到家乡荷叶。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孩子王灿芝。光绪二十九年,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,秋瑾携女儿一同前往。
秋瑾(1875~1907)女,原名闺瑾,小名玉姑,字璇卿,号竞雄,别署鉴湖女侠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。随丈夫寄居北京,目睹国势危急,清廷腐败,立志献身救国事业。
秋瑾的剧情简介
在日本,秋瑾在留学生会馆结识了陈撷芬、吴弱男等中国女留学生,并加入了湖南留学生同乡会。在那里,她与陈天华、黄兴、宋教仁、刘道姚宏业相识。孙文在日本组建同盟会,秋瑾积极参与并成为其坚定的支持者。在繁华的上海,秋瑾创办了浙江同盟会和光复会上海联络处,活跃于革命活动之中。
秋瑾以诗抒怀,遭到丈夫辱骂,她决心洗尽铅华,痛别年幼的子女,在女书法家吴芝瑛的资助下,东渡日本留学,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。秋瑾在日本如饥似喝地学习,她与徐锡麟、陈伯平击掌为盟,立志为推翻清朝统治而献身。在徐锡麟的引见下,他又结识了钦仰已久的《警世钟》作者、革命家陈天华。
剧情如下:秋瑾出身书香世家,自小见识广博,巾帼不让须眉。21岁下嫁湘潭首富王廷钧,但丈夫无心家事国事,秋瑾只得写诗抒怀,后随丈夫迁居北京。夫妇俩在中秋佳节吵起来,秋瑾离家出走,因向往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文化,毅然选择去日本留学。她认识了光复会副会长徐锡麟,二人志同道合,为谋反做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