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问“救孤还孤”这成语的涵义和来历!
1、又叫程婴救孤,出自史记-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,晋国有一位忠义之士程婴,他的事迹历来为人们称颂。赵氏是晋国的著名卿族,赵衰、赵盾曾执掌晋国政柄。赵盾的儿子赵朔,曾作为晋国将领,率领军队救援郑国,在黄河岸边和“春秋五霸”之一的楚庄王的军队交锋。他娶晋成公的姐姐为妻,成为公室的亲戚。
2、讲述的是春秋时期,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杀害,围绕着赵氏孤儿的生死存亡,程婴等人冒死历险,慷慨赴义,与屠岸贾上演了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、善良与残暴的比拼。
3、后来,孤儿终于被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的朋友程婴辗转救出宫来。公孙杵臼为此献出了生命,程婴带孤儿藏匿到山中。(今山西盂县有藏山,相传即为当时程婴藏孤之处;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县中条山也各有一处藏山。
4、子云救孤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历史典故,讲述了赵云孤身一人救出了刘备的独子刘禅。曹操大军南下荆州,刘表次子刘琮先举州投降,然后才派人通知驻守樊城的刘备。危急之下,刘备丢下妻子和孩子,仅带着张飞、诸葛亮、赵云等数十骑向逃跑,混乱中不见了赵云。
赵氏孤儿剧情分集介绍
在此危难时节,义薄云天的程婴冒险救出赵家的最后一根血脉——赵武。围绕这条柔嫩的小生命,无数义士以及无辜之人洒下热血。程婴以亲生骨肉之名偷梁换柱,由此取信屠岸贾,却也被赵氏孤儿的生母庄姬以及不明真相之人的憎恨。
在晋灵公的时代,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之间的矛盾激化,屠岸贾在晋灵公面前诬陷赵盾为奸臣,导致赵家满门遭到惨剧,只有赵朔驸马和公主得以幸免。赵朔被迫自杀,公主将新生婴儿赵氏孤儿托付给赵家门客程婴,自己则自尽。程婴将婴儿藏于药箱,韩厥看守时同情赵家,放走程婴和婴儿,随后自杀以示忠诚。
《赵氏孤儿》剧情简介:春秋时期,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(王学圻饰)当道,且厌丞相赵盾(鲍国安饰)专横。赵盾之子赵朔(赵文卓饰)双喜临门,不仅战功卓著,而且妻子庄姬(范冰冰饰)也身怀六甲。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,设计在朝堂上投毒,借灵公之口,灭赵氏九族。
奸臣屠岸贾抄斩赵氏满门,程婴为保赵氏血脉,进宫救出赵氏孤儿。带同赵氏孤儿,寄居屠岸府中,忍辱负重,苦心抚育,孤儿赵武长大成人,诛杀屠岸贾,终报前仇。
然而当程婴回到家里,发现屠岸贾的手下已经来过,而妻子在恐怖高压之下,为保住自己的孩子,将赵武交了出去。可是多疑的屠岸贾根本不相信到手的婴儿就是赵武,正相反,在他眼里,程婴刚出生的孩子程勃才是正牌赵氏孤儿,反而释放了赵武。
《赵氏孤儿》是一部著名的中国古典戏剧,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赵氏家族遭遇灭门之灾后,其孤儿赵武如何历经磨难、复仇雪恨的故事。故事背景设定在春秋时期的晋国,赵盾是晋国的重臣,因多次直言进谏而得罪了权臣屠岸贾。屠岸贾为了报复赵盾,设计陷害赵家,导致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满门抄斩。
赵氏孤儿的剧情简介
1、春秋时期,晋灵公不喜权臣屠岸贾当道,且厌丞相赵盾专横。赵盾之子赵朔双喜临门,不仅战功卓著,而且妻子庄姬也身怀六甲。屠岸贾视之为心腹大患,设计在朝堂上投毒,借灵公之口,灭赵氏九族。庄姬在大夫程婴诊脉时,目睹夫君赵朔身亡,悲痛中决定生下婴儿。此时,屠岸贾手下韩厥前来灭种。
2、梗概:晋国大夫赵盾被奸人屠岸贾陷害,诬告谋反,遂被夷灭宗族。赵盾之子赵朔为晋灵公驸马,被屠岸贾假传君命逼其自尽。赵朔自尽前嘱咐公主,若生下儿子,则名为赵氏孤儿,使其长大后为全家报仇。公主将赵氏孤儿托付给程婴,自缢而死。屠岸贾派下将军韩厥把守驸马府门,以防有人带出赵氏孤儿。
3、程婴抱着孤儿逃亡,想起下野的宰辅公孙杵臼,他为人正直,与赵盾相交情厚,如今年老退隐在吕太平庄。程婴即刻投奔公孙杵臼。两人反复商议,决定由壮年的程婴献出自己的亲生婴儿,交付公孙杵臼,然后去告发公孙杵臼救藏赵氏孤儿;由年已七十的公孙杵臼假意保护假赵氏孤儿而牺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