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树理的剧情简介
在外流浪了几年的赵树理回到太行山区的老家尉迟村,一进家门就碰上媒婆土根嫂给妹妹小翠说媒,男方是48岁的二婚老男人老马。这时,小翠已跟村里的小伙子小庭自由恋爱了。村里各轮、狗剩等年轻人为参加镇上举办的八音会比赛热火朝天地练习。赵树理带领他们参加比赛大获成功。
剧情:小说塑造了二诸葛、三仙姑两个落后农民和小二黑、小芹两个年轻进步农民的形象,通过这两对思想观念截然相反的农民的对照。
《小二黑结婚》是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,曾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。剧情是:1942年,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,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,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。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;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,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。
简介《小二黑结婚》是现代小说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的短篇小说。小说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,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,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。
剧情:抗日战争时期,在太行山区的农村里,有个民兵英雄刘二黑,与同村少女于小芹相爱。但二黑的父亲刘修德(人称二诸葛)反对他们的婚姻。他说二黑与小芹命相不对,五行相克,并说小芹的母亲三仙姑作风不正,名声不好,他不能和于家结亲。
该剧一经播出,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表演都广受好评,被观众誉为荧屏“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好戏”。同时,《赵树理》的播出也唤起了不少中老年人士对20世纪50、60年代的怀旧心理,以及对赵树理精神的重新审视。
赵树理的哪些作品被多次搬上戏剧舞台?
《小二黑结婚》是赵树理的文学作品中最知名的一部,曾多次被搬上戏剧舞台。剧情是:1942年,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,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,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。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;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,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。
赵树理(1906—1970),山西省沁水县人。1943年发表成名作《小二黑结婚》而蜚声解放区文坛,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与毛泽东《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恰相吻合,以至于甚至产生了所谓“赵树理方向”的口号。
赵树理的《登记》完全可以看作是以前《小二黑结婚》的姊妹篇。赵树理作品《登记》的创作完成于1950年6月5日,并于1950年6月发表于《说说唱唱》,是为配合我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创作的一部评书体短篇小说, 后被改编为《罗汉钱》搬上银幕和各种戏剧戏曲舞台,可以看作是《小二黑结婚》的姊妹篇。
赵树理的剧集评价
该剧一经播出,无论是剧情还是演员表演都广受好评,被观众誉为荧屏“难得一见的现实主义好戏”。同时,《赵树理》的播出也唤起了不少中老年人士对20世纪50、60年代的怀旧心理,以及对赵树理精神的重新审视。
新型农民的典型:小二黑和小芹。他们是解放区新一代农民的典型。他们敢于斗争,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。例如,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,大胆地自由恋爱。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,小二黑含糊地说;,"您愿意养,你就养着,反正我不要”。
作于1946年的《富贵》作于1958年的《邪不压正》赵树理的作品始终以三农为出发点,密切关注农村和农民生活,被称为“人民艺术家”,是“山药蛋”派文学的创始人。《小二黑结婚》主要描写了抗战时期解放区一对男女为追求婚姻自由,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家长的阻挠,最终结为夫妻的故事。
赵树理是解放区成名最早、影响最大的写作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家。当时的晋冀鲁豫解放区,赵树理“可能是共产党地区中除了毛泽东、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了”。他的作品主要有《小二黑结婚》、《李有才板话》。《李家庄的变迁》、《三里湾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