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温馨聚会主持词
1、【篇一】家人联谊聚会主持词开场白 各位尊敬的长辈、亲爱的兄弟姐妹、尊贵的亲友们:大家下午好!今天,我们因着同一个血脉,同一个姓氏,相聚在这里,共同纪念我们家族的聚会。自我们的祖先——爷爷和奶奶——以来,我们的家族已经传承了四代。
2、大家好!天浩浩,日融融。天降吉祥,今日好景。我非常荣幸担任此次聚会的主持人。首先祝大家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,万事如意,合家幸福。人生沉浮几十载,血缘情义始最真。期盼已久的亲缘聚会在多方的努力下今天终于实现了。七月的太阳,绚丽多姿、热情奔放。看大家,人人心情激动,个个笑逐颜开。
3、【篇二】家人联谊聚会主持词开场白 让我们共同祝福各位长辈:精神爽朗享清福福如东海,笑口常开登高寿寿比南山。
4、第一篇:家庭温馨聚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x氏家族的长辈们,以及在座的各位成员们,大家下午好! 我先说各位长辈,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,把艰辛踩在脚下,把沉甸甸的季节扛在肩上。清晨,迎着一缕霞光,傍晚,送走一抹夕阳。辛苦劳累是四季不卸的衣裳。勤勤恳恳,耕耘岁月;忙忙碌碌,酿造幸福。
艾米莉·勃朗特家庭环境
她们的家位于城镇与荒野之间,艾米莉常与姊妹们到西边的旷野地里散步。这使得姊妹们既看到了城镇中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,也受到了旷野气氛的感染。艾米莉,表面沉默,内心却热情奔放,虽不懂政治,却十分关心。姊妹们常常看自由党或保守党的期刊,喜欢议论政治,受父亲的影响。
艾米莉·勃朗特,1818年出生,1848年去世,是英国女作家,她的家族背景融合了凯尔特人和摩尔人的血统。尽管生活在贫困的牧师家庭,艾米莉在艰难的环境中求学,曾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学习法语、德语和法国文学,但她未能实现自办学校的愿望。她性格内向,热爱写作,1846年与姐妹们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。
夏洛蒂三姐妹,即夏洛蒂·勃朗特、艾米莉·勃朗特和安妮·勃朗特,出生于一个贫穷的牧师家庭。她们在贫困与艰难的环境中成长,但这样的经历并没有阻挡她们追求知识的心。她们通过勤奋努力,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。创作生涯的起步 三姐妹的文学创作之路并不平坦。
谁能提供辛弃疾爱情、婚姻、家庭方面的资料/谢谢
宋宁宗嘉秦三年(1203)韩侂胄大揽,欲借抗金以巩固其权位,因起用长期闲居,年已六十多岁的辛弃疾为浙东安抚使、镇江知府。辛弃疾为想借此机会,实现抗金宿愿,但也意识到韩侂胄轻率北伐,很难有所作为。他满怀忧时爱国的悲愤,写下此词。词的内容借古讽今,抒发感慨。【原文】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
从此辛弃疾投奔南宋,官为江阴签判。青壮年时期:1162年至1181年,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,是一生中游宦时期。这一时期的辛弃疾,雄心勃勃,壮志凌云。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,力陈抗金抚国方略。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。在此期间,他由签判到知州,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,虽然宦迹无常,但政绩卓著。
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,却一直希望有机会“投衅而起,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”,并常常带着辛弃疾“登高望远,指画山河”(《美芹十论》),同时,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,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、报辛弃疾的画像(20张)国雪耻的志向。
辛弃疾说,“只要能早日赶走金人,我任凭节度使(耿京自称为天平军节度使)调遣。去年和大前年我曾到金狗的都城燕京应试,对他们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都进行了仔细侦察,今后,我们要打过去,我是可以提供一些情况的。” “太好了!”耿京兴奋地说,“我们一定要打到华北和中原地区,把金狗彻底赶回老家去。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 [1] 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(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辛弃疾就是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体,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感情,反映出忧国忧民“道男儿到死心如铁,看试手,补天裂”的壮志豪情和以身报国的高尚理想。